討論<風聲>之前,戴老師一開始便把間諜電影和一般我們現在熟知的臥底電影做出區分,間諜電影建立在冷戰時期,共產和資本主義兩者間,試圖建立起一種正統性的宣傳,美國有007系列電影,宣揚自由主義的力量,同樣是兩大陣營的我國與對岸亦不惶多讓,過去對岸的間諜電影脈絡是建立在「反特電影」和地下工作者的電影之上,然而當走入後冷戰時期,主體對抗他者的後設被取消,敵我意識變成了無謂的消耗,使得如今的間諜電影則是變質和解構後的產物,戴老師舉出了<史密斯任務>和<神鬼認證>,前者是從善惡二元轉變成利益(包含愛情)之爭,是對他者的目標進行解構,後者主角傑森包恩不斷責問「我是誰?」,則是對自我的解構,兩部電影都呼應了<風聲>不同情境下的書寫,<神鬼認證>尤其代表了間諜敘事在冷戰情境的瓦解後,昭示間諜電影真正的本質為何。

戴老師說,二項對立後,一定有著被遮蔽的第三元,當被發現後,二元便不攻自破。就如冷戰時期美蘇強權,實際上還有第三世界國家的聲音,台灣和對岸之外,也存在著一個三不管的香港,冷戰結束之後,香港出現的警匪臥底的準間諜片,便是逃出了敵我二分的指向性,尤以<無間道>為代表,戴老師說明了<無間道>的出現,其闡示的「偽裝反而成真」,終於揭示了過去為何間諜片往往盛行在詭侷的戰間期,真正發戰爭時反而不縱影的弔詭現象,當真正有敵人卻不吭聲,敵人曖昧不明時,卻極力找出目標,因為間諜片的意義並不在於辨別敵我的「真實」,而在敵我難辨時企圖尋找「真實」。 

如此說來,冷戰的結束也代表間諜片的結束,在冷戰末期戴老師舉了1978~1979年間,大陸曾短暫出現間諜片的湧現,其呈現結果都是荒誕性的,那種善惡兩極,具有強大背後指涉的傳統間諜片早已被看破手腳也不合時宜,從此該被動作或警匪片所取代,也因此<風聲>以一種模仿間諜片的復古姿態出現讓人意外,然而<風聲>也因歷史謬誤而失敗,或許也是不讓人意外的,從戴教授舉出<風聲>以另一種新意企圖開出間諜片的新局,這個新意便是去政治化和歷史大和解的道路,然而<風聲>之所以失敗的主因便是兩者產生矛盾,<風聲>共同聯合國共對抗他者(日本),卻在電影尾聲犯下與現實衝突的錯誤。去除政治色彩也讓人物之間失去張力(僅單就一致對抗日本軍官拷問)。戴老師說,充滿張力的地方才有裂縫,透過這個裂縫才能書寫歷史,也正如戴老師引傅柯所言,如今不是個神話講述,而是如何講述神話的年代,我想電影可以迂迴,逃離,隱晦著政治或現實,但絕不可能完全逃離。

也因此戴老師又舉了李安的<色戒>,和好萊鎢電影<阿凡達>,在這兩部同樣帶有間諜片色彩的電影,李安的<色戒>卻著力用身體語言描繪人的孤獨來抑制和化解敵我的關係,<阿凡達>則運用技術逃離現實的框架,邁向未知的人類寓言,兩部電影都成了<風聲>最有力的反證,從此我認為就像過去的黑色電影一樣,間諜片的發展趨勢,從冷戰時期的固定形式,到變成一種類型,再只剩下元素的使用,而這個元素都不外乎找尋自我主體,這個主體已不再是國家或意識形態,而是個人主體的存在,從冷戰後,再到後冷戰,及戴老師所稱的「後冷戰的冷戰」的今天,資本主義的氾濫已讓國族界限虛無飄渺,「臥底式的困境」已不僅僅是存在在間諜電影的脈絡,而是在所有全球化下的電影中被裂解開來,在大團圓或是新的他者想像的逃避主義不斷出現,沒有冷戰年代清楚而彰顯的他者和主體標示,如今的社會面對的是這些背後意義被掏空的影像表面,我們只能更努力把握能指,將電影反覆閱讀,才能真正通過文化症候,看清楚電影文本背後的真相,我也不禁想起戴教授討論風聲謬誤時說的佛洛伊德的口誤,才是真實,其實在現今的電影來看還真不是個笑話。

(寫於 2010年12月11日)

許容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比查邦說:關於他的電影,其實不用想的太多,感覺就對了就對了.

從首部作品<正午顯影>一直到<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不按牌理的跳接和將神話/現實界線的模糊化,要把作者論這個名詞套在阿比查邦身上,似乎一點都不勉強,但對我而言,與其說作者論或許沉重,因為看阿比查邦從來不是一個「意念先行」的導演,看他的電影並不會跟其他激進導演一般,有被鏡頭「懲罰」的感覺,相反的,他總是沒有限制性的讓鏡頭控制,然而這一切沒有規則可言的「片段性敘事」,神奇便在於即便從沒結束的樣子,每到尾聲我們卻能清楚知道一切開始在哪裡,原因又在哪裡,從<正午顯影>那有一搭沒一搭的故事,到最後也沒說完,回到一群小孩子開心的踢著足球, 回想我們或許能明白,這些故事僅是小孩子童言童語中的記憶罷了,阿比查邦自我接露的只是自我(或他人)童年記憶的一部份, 也說明了記憶這種東西,甚至並不需要同一種人去表達,它有時也是一種「群體想像」,於是在<戀愛症候群>裡就又看到阿比查邦大膽的利用不同時空,不同場景,不同人物,卻說著似曾相識的戀人絮語,阿比查邦也藉著話語的跨時空流動,彷彿也在包容和諒解著人的情慾流動,是從來不需受到限制的,就像他的作品總不斷出現醫病關係的位置轉換,因為這裡面從沒有誰病人,誰又是醫生,保持一種同時隱喻「性」意涵的共生關係.

其實我認為要理解阿比查邦的電影,為何不斷隨時取消和置換電影中的敘事和人物,從我姑且把它稱作「森林三部曲」的<極樂森林>,<熱帶幻夢>和<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著手其實沒有多形而上的難解,因為這三部作品前後一脈相承表達了阿比查邦風格的成因,那便是人和動物距離不斷消抳,再拿阿比查邦電影的神化成分來解釋,對於電影中的人和人的對話是故事軸線,動物就像是神話軸線,因此彼此當然勢不兩立,於是阿比差邦往往行進到一半便斷裂成兩半的敘事,這三部曲也尤其明顯,如<極樂森林>前半段女主角找人卻於進入森林後,電影名稱才出現,彷彿電影才剛開始,隨後也是一連串情慾成分敘述極多的片段,至於<熱帶幻夢>也同樣前半段上演一般通俗的同志戲碼,後半段卻變成獵人抓老虎精的神怪劇,<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則像是前兩部的相反,前半段主角波米叔叔臨死的幻境中不斷出現神鬼,後半段接近尾聲才又混沌進入屬於人的現實.

 這三部曲清楚刻畫人/動物的原本不相容,卻一步步經由<極樂森林>理解和包容人的情慾,其實和動物無異,<熱帶幻夢>中更成熟的夾雜動畫和故事旁白表達這種想法,也因此到了<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阿比查邦已不再贅述,直接讓鬼魂登堂入室,或變成動物的人類自然而然的和人類談話,當然,或許阿比查邦也心知肚明,唯有呈現出一個新的「時空」,才能讓這種「烏托邦」成真,能做到這些的,還是腦中不斷流轉的記憶,就像主角每每跨越電影裡那座森林跨越過後,總是會改變什麼,記憶卻是散落在原地,等待想起跟隨形體回復到這,而阿比查邦下一步會想起什麼?恐怕也不會人知道,回到最前面那句曾說過的:

我們只能結束的那一刻,即便從沒結束的樣子,每到尾聲我們卻能清楚知道一切開始在哪裡.

許容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0年代是美國電影從古典時期走向革新的過渡時期,類型並非消失,而是逐步瓦解和複雜化.電影開始不一定要走類型,而是議題化,電影和現實拉近,夢工廠不在"夢"工廠.

1.戰後嬰兒潮的成長,讓主導電影的逐漸是新人備出,新的價值觀要拍出年輕人吹口哨的片(大概指YA片吧)

2.反托拉斯法制定使高度壟斷的制度解體,B級片開始縮量獨立製片崛起,投資也相對便宜而使併購風潮盛行

3.電視的普及化加入挑戰電影的行列,讓"大片"開始出現,但程度往往參雌不齊

4.審查制度的結束,幽靈劇作家化名的鬧劇不再,因開始分級化的絕對自由下產生更多可能

5.好來鎢走出封閉西部,吹起東風走向世界,電影開始更感性和開放性,老導演也尋找新意(約翰福特哀悼西部片衰亡),邁向高度自覺化的現代主義

6.非白人系統增加(黑人也有優雅的)

7,直至六零年代末,反古典風潮始成熟

相關作品:

1.公寓春光

比利懷德的喜劇代表作,描繪經濟擴張下,挖苦美式生活的無奈

2.真善美

古典英式小說延伸的二戰故事,百老匯歌劇改編而成,以大電影規格,優美的音樂對抗電視的入侵

3.桂河大橋

同樣大電影規格,異國風情濃厚的戰爭電影新頁

4.阿拉伯的勞倫斯

以龐大視野,異國調性下對西部片元素開始轉化的代表作

5.雙姝怨

引發女同志議題的爭議

6.郎心如鐵

50年代的嚴肅性延伸到擁有慾望的悲劇

7.西城故事

歌劇年輕化

8.畢業生

新世代大膽行事及結尾開放性的代表作

9.獵愛的人

壓抑又開放的心情

10.逍遙騎士

純潔之愛被扭曲套入商業性

 

許容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0210130157-45852973.jpg  

【消失打看】是【花吃了那女孩】導演陳宏一的第二部長片作品,集結眾多新生代偶像或演員的【消失打看】,延續著【花吃了那女孩】裡關於這個世代「愛情如何存在?」的母題,卻以世界末日的奇想氛圍為基底,角色台詞亦三不五時說著難懂的語言邏輯,和非著重於劇情或故事上的描繪出發,更加考驗著觀眾的理解程度。

然而,透過電影中提及對過往事物消逝的年份,這些都歷歷在目而非子虛烏有的紀錄,包括「溫蒂漢寶」和老式雜貨店,都是不少人曾共有的記憶,使得因為這層鋪陳的參入,讓電影的母題不流於浮面抽象,具體的反射出年輕世代對現狀或未來的不安態度證明(也才因此不停玩著語言遊戲),因為一切的美好,隨時都可能忽然消失殆盡,甚至還莫名的再次「出現」(電影還用了光華商場作為比喻,實在中肯),於是電影中的「刺客」不時想起遭到「破壞」的童年記憶,始終無法真正快樂,而DOG和VICKY的重修舊好,也是透過一張張的照片來作為隱喻,因為在一切不確定的世界裡(無論說過的話或做過的事),只有照片能確切留下記憶使之「存在」。

不同於【花吃了那女孩】仍略為保守的以分段的故事串連,【消失打看】敘事從主角們圍繞在探討消失後是否還會存在的哲學問題,構成一種既相關又疏離的曖昧關係,搭配著其細膩捕捉城市的光影,在多次重曝之下形成一種驚喜的「小宇宙」奇特景觀,流露出一種勇於衝破不安現實的想像和勇氣,充分展現出這位MV和廣告出身的導演除了在影像實驗上的突破,對於其敘事該如何結合其多元觀點,而找出平衡點,也越加純熟許多,想起【花吃了那女孩】的那首魏如萱「泡泡」,在【消失打看】中又再度出現,這顆泡泡感覺依舊是輕盈盈的,卻更多了份理直氣壯。

許容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國電影的復甦

法國電影從八0年代曾跌入谷底,但近年法國電影逐漸恢復生機,從法國國家電影中心最新資料顯示,2010是共有2.06億人次到電影院觀影,創下了1967年以來的最高紀錄,去年有3760萬法國人至少去影院看過一次電影,占法國人口總數的65%。而近年來,法國電影如今在世界市場上占第二位,雖遠遠落後美國,但每年在法國大約有一百多部片子問世,這在全歐洲居首位,也就是說,法國電影現況逐漸趨於樂觀泰勢。

從法國電影的特色說起

最早法國電影其實跟美國大片廠制度類似,由電影公司高蒙和百代所主導,多拍一些吸引觀眾的劇情片,之後一次由於大戰後,因為美國崛起而逐漸沒落,隨後印象派主義當道,其致力於影像的實驗性,探索夢境和幻想,接著進入到了30年代的詩寫實主義,除了有風格化的影像,亦兼具濃厚人文色彩,多以小人物為主,著名的導演便是尚雷諾的《大幻影》,導演透過一群身在法國俘虜的觀點說起 而非客觀性的戰爭片敘事,此後算奠定了往後法國電影特色基礎。

至於二次大戰後,法國電影從改編小說的精緻傳統發展,到被年輕一代的導演楚浮和高達等人痛斥和揚棄,進入百花齊放的「新浪潮」時代,從此法國電影的「個人電影」和「作者論」的色彩精神更佳昂揚,也影響了美國的新好來鎢導演,「新浪潮」也衍化成「新新浪潮」或「後新浪潮」持續至今。這些電影影像上的不斷革命,都是今日法國電影能永遠找到獨特性而歷久不衰的原因。

近況變局和應對策略

面對近年全球化的浪潮,和美國大片的大舉入侵,法國政府和電影產業始終站在一起,並企圖以「文化例外」宣示電影主權,法國政府手段大致有以下: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鼓勵和資助本土電影發展,無論大小成本電影。且立法規定各電影院和皆須上繳票房稅金,以及播放法國電影的法國電視台,也需每年拿出營業額的五分之一支持電影拍攝,且這些經費都由法國國家電影中心統籌,而對於美國電影商業化的強勢,法國政府也積極推動電影轉型:比如更加關注社會現實,讓在地觀眾認同度提高,法國仍然會繼續製作小眾化的作者電影或藝術電影,但也開始學習好萊塢拍商業大製作,比如盧貝松的【終極追殺令】,亦會開始主打電影明星,法國政府甚至也不吝和好萊塢合作,一同培養法國本土的電影人才,或是跨國合資電影,但重點是仍秉持的法國獨有的人文和歷史精神,比如最近的【光榮時刻】介於藝術和商業去製作法國電影。

此外,每年法國共有十幾個電影節,都能將法國電影成功吸引世界的眼光,並每年要送一百多位導演或演員推廣法國電影,且政府完全承擔他們去國外參加首映旅行食宿費用,甚至法國電影文化部鼓勵使用美國大明星的聲音,以便提高法國電影在美國上映的上座率。

推動本國大型多功能連鎖影院建設也是策略之一(這種想法跟中國建大影城類似)從電影院的周邊投資回收成本,大型影院的票房已經占到了法國總票房的一半左右。多建在城市中心,對穩定法國本土電影票房亦功不可沒,總之,近年來文化、政府和經濟三位一體的策略,都是讓法國電影成功復甦的主因。

人神之間啟示

從最近法國的賣座鉅片【人神之間】,我看到了法國人文精神的昂揚,他借古諷今著法國今日種族歧視的社會亂象,也是對過去殖民統治的反省,一種對未來種族之間包容的期許,從電影中恐怖份子侵入,營造一種緊張感,尾聲的天鵝湖壯闊和激昂,就像是一種感官上的特效,都可說是一種商業價值,也讓人想起【黑天鵝】,兩者也同樣都是從藝術和商業之間取得平衡,然而不管怎麼說,【人神之間】終究不比好來鎢的緊湊精采,她也不可能在全球大賣,但卻在法國11億票房的驚人佳績現象,足可見這種價值已經深深埋在法國每個人心中,當每個法國人都已經有這種高水平文化,也就根本不需擔心法國電影會被好來鎢文化的吞蝕。

前法國駐台代表潘柏甫曾說過:「法國化全球?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們不希望看到所有人都說英語,也不希望所有人都說法語。」

在法國傳統的電影歷史根基和政府的支持,得以讓法國電影重振票房雄風,抵抗了美國電影的全球化,甚至還影響著其他國家效法,如南韓電影便學習法國電影限制外片的策略,也獲得莫大成果,然而法國電影之所以歷久不墜,重點絕不只是管制罷了,最重要的還是高度的「文化自覺」,和對多元文化的包容,比如以法國的領地是台灣的十五倍星巴克的門市,至今仍比不上台灣,多樣性讓法國電影永遠都是種藝術,藝術便是獨特,讓電影成為創意產業的動力,使得就算法國電影賣不過好來鎢,但某種程度卻永遠站在好來鎢的前頭,那就是法國電影的「全球化」,不是票房破億,而是那深植人心的感動。

%9A%E9%A4%90%E3%80%8D%E3%80%8A%E4%BA%BA%E7%A5%9E%E4%B9%8B%E9%96%93%E3%80%8B%E5%8F%97%E9%9B%A3%E7%B2%BE%E7%A5%9E%E8%B7%A8%E8%B6%8A%E5%AE%97%E6%95%99.jpg  

許容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1191.jpg

那個最後的畫面,到了今天才稍微釋懷.

應該說是我天生記憶就很差,組織能力似乎也缺乏,關於看電影這件事,長久以來,它或許不該說是興趣,它應該說是種鍛鍊,我自以為自我挑戰和訓練以上缺陷的一種方式.

不知道過了多久,走過許多那沒看懂的懵懂時期,當我漸漸能擁有把看完電影的心得和理解藏在心裡,事後再拿出比較別人,既能雷同,又能多出另一種別人沒發現的喜悅.從此不管名字再多,劇情再碎的電影,我都永遠樂於挑戰,因為我已有了至少不會差太遠,又能從中挖掘出新意的自信.

就在前天,觀賞阿利安卓的「  」,卻在我成天自信滿滿之後,晚上看了別人的影評,摔了個大跤,幾經查證,我完全搞錯了裡面一個人物的身分..

 冰冷雪裡,年輕人走過主角後,主角輕聲回問:那邊還有什麼?.

電影裡前後各出現一次這個畫面,算是一種真相大白的始末.事後回朔,很多的關鍵其實並不複雜,皆可輕易推斷這個年輕人到底是誰,尤其在那個冰天雪地的天堂場景中,非常明顯的,那是主角早逝的父親.但我打從一開始到最後,便一直認定,他是主角的過世前還小的兒子,長大成人的模樣.我完全忽略了細節(並沒有忘記),只單憑那主角慈藹的面容,年輕人屌兒郎噹的話語,在前一畫面又是主角重病前夕和女兒告別,理所當然,當然不能忘了兒子的重要性使然.

德勒茲曾表示,電影永遠只停留在觀賞時的當下.就在當時,在戲院裡,一切是那麼的合理化,我從未懷疑過.

走出戲院,我絕對是錯的,導演筆下的主角歷經折磨,他試圖救贖他人,卻反遭其害,現實的無能為力,終於在最後能夠得到救贖,就是拋開一切,在另一個世界見到從未謀面的父親,是他最後唯一能得到的安慰.但,對於我而言,焦點卻只能停駐在小兒子的身上,而非主角,主角是我的父親,那畫面召喚了我未來,或是從前生命經驗的惘然.一直以來,我總是對那些滿口說自己「誤讀」的人不屑,總認為那是一種隨便的,不願認真理解導演想法的人.如今這一說還真是煞有其事,事到如今只能認栽,卻心甘情願,因為它改變了,也無法改變了我的想法.


冰冷雪景裡,成年後的年輕人走過父親,父親輕聲回問:那邊還有什麼?

許容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02 Sat 2010 11:58
  • CURE

      2004125514_6933737.jpg

      看完黑澤清的<CURE>已經一天了,但許多畫面還是一直在腦海中徘徊,雖然犯案內容有很大的不同,但<CURE>的氛圍和懸疑以及後來累積的推理感,一直會讓我想起過去看過的很多相似的類型電影,像是<人骨拼圖>ˋ<人魔>,或是前陣子這種題材難得一見的歐洲片<微笑標本>,然而<CURE>和其他片最大不同點,便是主角最後竟無法「全身而退」,映後聽到老師和日本教授的解釋,都認為高部最後繼承了兼宮的能力,等同「淪陷」的結果(某種程度就像過去B級疆屍片,裡面主角最後也被感染一樣),這是很多推理謀殺片部會有的鮮少有的結果,而透過高部不斷的意我意識抗拒兼宮的態度表現,以及雖然對老婆煩悶卻仍有感情,尤其到關鍵到高部在妻子熟睡後,手移到刀子,畫面卻有馬上跳到精神病院,隨後進入有點像夢境(因為像懸在空中)的公車片段,夫妻還在談著去北海道的事情,我一直認為<CURE>到最後即使不是HAPPYENDING,起碼高部會找到「了結」這一切的方法.

      一如所見,高部最後殺了兼宮,算是我想法又前進一步,但片尾卻又伴隨著一連串曖昧不明的畫面,關鍵還是在高部妻子的死亡狀態是幻境還是真實,若是真實,日本教授認為的高部已經擁有更強大的能力(誘使他人引爆殺機),若是虛幻,那高部便是仍未動搖,而且更堅定了,她一方面真正正視自己心中的苦痛,一方面也真正認同催眠把戲的恐怖,然而殺死兼宮,並非就是解決了一切,因為恐懼已經蔓延,因此虛幻感不時都會存在每個人的潛意識中(誰在心裡都曾想要某個厭惡的人消失)又或者根本不是蔓延,這本是人性本身的常態(可對比秋葉原殺人事件).

      我又想起最前面高部妻子和醫生聊到的藍鬍子故事,其大意藍鬍子殺妻成群,但最後中就喪於最後妻子的表弟之手,這難道也暗示著高部妻子也同樣有著無意識的弒夫心態,也就是每個人心底無非都有個魔的人性本惡狀態,如果這樣思考,我想最後無關誰殺誰,誰取代誰,高部妻子死亡是虛或實,已經並非重點所在,因為當我看到高部特寫的背後服務生,在餐廳眾多的人群中,小小的身影浮現的刀光,我只直覺到,這是黑澤希望呈現達到末世狀態的最後書寫.

      而高部呢?我認為他也是「淪陷」了,但「淪陷」的並不是他本身,是整個身旁一切.

許容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進電影院看【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Eat,Pray,Love)前,筆者先聯想起前陣子法國女星伊莎貝雨蓓(Isabelle Huppert)主演的【女人出走】(Villa Amalia),這兩部片同樣都在講述一個受到婚姻打擊的女性,毅然選擇走到外面的世界,離開過去長久生活的居住地,她們原本的希望都只是想讓自己的生活步調暫停,以為沉澱自我就能揮別過去,從此就是不一樣的人生,然而旅途的過程接觸過不同的人事物,以及自己過往記憶的浮現,終究讓她們旅程的結果往往不若當初所想。

  儘管主題類似,兩片在挖掘這個題材的方向性仍有很大的不同,【女人出走】重點並不是放在旅途中的過程所感,而是直指女主角過往家庭記憶的不堪,進而影響她之後的人生(包含感情),也使許多旅行過程中明明看似愉悅的影像裡,卻總搭配著詭異且吵雜的音樂,象徵著女主角腦中痛苦的心聲不斷盤旋一般,同樣是一趟女性自我放逐的旅行,【女人出走】強調的是個人身分的認同和過往記憶的解放,對【女人出走】來說,「女性的出走」是單純放空的狀態,是一種儀式性的表徵。而非【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裡女主角透過豐富有計畫性的旅行安排,從中找出新的人生態度。

  透過兩片女主角選擇離開的原因背景,其實也可以清楚去理解兩片為何有如此巨大的差異性,【女人出走】裡的女主角是因遭劈腿加上父母離異的影響導致日後如此偏激且無目的性的旅程,僅僅是一種對愛情不信任的宣洩。然而【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裡的茱莉亞羅勃茲飾演的莉茲卻是結婚後發現她無法和丈夫取得生活上的共識,進而感覺到這並不是他所想要的人生,使這趟跨越世界各地的旅行,並不是僅有散心和放鬆的意義,而是趟非常清楚的學習之旅,【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用一種公路電影的模式,帶出莉茲一路上不但從不同的國度體會不同人的生活觀念(義大利人的隨性、印度人的認命…),或是遇到跟她一樣在人生觸礁的相同旅行者,都使莉茲開始逐漸明白一昧的想遠離,或許只是在逃避問題罷了,唯有將過去放下再把握當下,才是往後人生繼續走下去的正確之道,而這同樣也是【女人出走】最後亦有著的相同結論。

  看過茱莉亞羅勃茲過去在【新娘百分百】(Notting Hill)裡,飾演那個勇敢追求真愛電影明星安娜史考特,讓筆者對她印象一直是美麗中卻又自然流露出一種勇敢的特質,十幾年後茱莉亞羅勃茲(Julia Roberts)依舊完美詮釋在【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那個充滿自信和活力十足的莉茲,和【女人出走】中伊莎貝雨蓓冷峻內斂的演出大相逕庭,值得一提的是【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片中也點出美國人和歐洲人生活思維差異問題,使歐式的【女人出走】和美式【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不同人文風格烙印的結果,更形成兩片有趣的對比。

  可能因為是片名的關係,之前聽人家說:【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這部片一定要一個人去看!但看過之後,筆者倒是認為這部片倒是很適合情侶去觀賞,電影中實際捕捉了不少外國的有趣生活和明媚風光,彷彿就像電影帶你進入一場真實的旅行一般,如果身旁沒有人一同分享(去過的人更能感同身受)真的有點可惜,而更重要的,【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告訴我們從來就不是一個人要如何拋開一切才自在,而是如何重新再找回一切。

      因此無論是熱戀中的情侶,新婚的夫妻,還是老夫老妻,甚至一家人和樂融融去看都行,這部電影就像是適用在人生中不同階段中的一座燈塔,給予通過下一階段的光芒,就像片中那句義大利語「我們過街吧!」(Attraversiamo),意指準備好離開,朝下一個方向前進。筆者希望當電影結束後,心有所感的你都可以對身邊的人說一聲這句話。

DNAA56-A53741510000_4d3341375b873.jpg  

許容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拍攝以越戰為背景,反省愛國主義的感人鉅作【七月四日誕生】(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以及視覺風格強烈且充斥暴力美學的【閃靈殺手】(Natural Born Killers),讓筆者印象深刻的好萊鎢導演奧利佛史東(Oliver Stone),其電影風格雖然不盡相同,但不少作品總有一樣的共通點:常針對美國當下的政治議題做反映或影射。近作【世貿中心】(World Trade Center)便對美國九一一事件充滿傷逝惜生之情,而奧利佛史東的最新力作【華爾街:金錢萬歲】(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以兩年前全球金融風暴為背景,再度挑戰美國政經社會的敏感神經。

   【華爾街:金錢萬歲】源自於奧利佛史東1987年的舊作【華爾街】(Wall Street),【華爾街】披露了大量股票交易的黑暗內幕,由麥克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飾演的商場投機專家葛登,最後因此被補入獄,在服刑期滿後東山再起的新頁,看過【華爾街】的人或許還清楚記得葛登那句經典名言:貪婪是好事(Greed is good),電影中許多炒作股票的策略和手段,也成為投資市場上的教科書(當然也是借鏡),然而對比二十年前的【華爾街】的環境,【華爾街:金錢萬歲】的背景則是傳播媒體更盛的今天,儘管利用造謠引起集體投資者恐慌的手法仍然不變,但透過網路和電視各種媒介的快速擴散,那連鎖效應只能說比起當年大上太多倍,說明了在大量媒體環伺的今天,無疑是更助長了貪婪的氾濫。讓筆者不禁想到【閃靈殺手】同樣也在調侃媒體只顧收視,把殺人狂塑造成英雄的荒謬劇。

      看到【華爾街:金錢萬歲】中包括影射當年無法得到政府援助,而倒閉的雷曼兄弟事件,次級房貸的惡性循環,左翼部落客對資本主義惡行的網路反擊等情節,這一切的亂象似乎都擺明了假設當年葛登是錯的,那現今的社會為何貪婪仍有增無減?這也使得【華爾街:金錢萬歲】比起【華爾街】有了更深入的辯證點,如果說過去【華爾街】以正義之姿一口咬定貪婪是錯的,腳踏實地才是對的,那麼【華爾街:金錢萬歲】就是以一種有些犬儒的後現代姿態在質疑前者,電影有句旁白做了很好的註解,大意約如下「貪婪如泡沫一般,大的泡泡破了,還是會生出很多小泡泡,然後不斷持續下去罷了。」

      如此來看,筆者認為【華爾街:金錢萬歲】反省的就不只是所謂貪婪的對與錯,透過電影中投資者寧願先挽救受岌岌可危的石化工業,而放棄有長遠發展的核融合發電,都在諷刺當政者短視近利的經濟政策,絕對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背負大筆債務而禍延子孫結果,只是繼續等待下一次金融風暴的到來。也可見「貪婪」還足以使人失智而目空一切,足見奧利佛史東不僅能反應社會現況,還能切中時弊,對於美國(也包括世界)未來的憂心忡忡。也可證明貪婪的問題已不再是問題本身,而是如何用在正確的道路上才是關鍵,這讓筆者想起有句話說的好:貪心不等於貪婪。

      演員方面,以前【華爾街】多圍繞在麥克道格拉斯和查理辛(Charlie Sheen)從師徒到反目的精采對決外,這回麥克道格拉斯必須從父女親情和金錢遊戲中徘徊,使其從【華爾街】便表現出那亦正亦邪般的形象更加鮮明,持續遊走在「道德風險」的灰色地帶。過去他那句「貪婪是好事」(Greed is good)如今改口為「貪婪是好事嗎?」(Is greed good?),好像電影不到最後一刻攤牌,永遠不會知道這老傢伙又打什麼算盤。透過克道格拉斯的反覆立場,也能讓我們再回到電影母題「貪婪」不斷討論,讓這場鬥智鬥力的比賽不只有螢幕上的主角們,好像觀眾也一同參與其中,等待老謀深算的麥克道格拉斯,給我們貪婪意義的最終解答。

      至於另一位受到矚目的男主角西亞李畢福(Shia LaBeouf),過去筆者還有他在【變形金剛】(Transformers)系列裡的刻板形象,但前陣子在【紐約我愛你】(New York,I Love You),他演一位有點靈異氣息的管家,便展現出細膩的演技讓筆者非常驚奇,這回和麥克道格拉斯的不少對手也非常自然,不同於查理辛唯利是圖的單純,聰明的西亞李畢福是已有防範,卻仍一步步走入麥克道格拉斯的陷阱,讓筆者覺得他的個性比起查理辛顯得更有層次及說服力。

      此之外電影中不時有些速度放緩和空鏡頭的旁白時間,或將股市的數字重疊在角色的臉上,以及捕捉貧民和富人擦身而過的畫面,讓【華爾街:金錢萬歲】在進行緊湊的商場交鋒戲碼時,同時亦詩意地表達出都市人惆悵的無奈感,這些鏡頭是過去【華爾街】所沒有的。【華爾街:金錢萬歲】像是在補足二十年多前沒說清楚的故事,提醒大家儘管二十多年後華爾街依舊車水馬龍,熱鬧如昔,但都只是大範圍的表象,有誰曾仔細關照過人與人間細微或巨大的差距感?

      因此,筆者想建議觀眾進戲院看【華爾街:金錢萬歲】之前,最好先復習或預習舊作【華爾街】因為兩者不論從歷史氛圍和演員表現方式,都是一種時代的真實延續,看過【華爾街】的人,就可以去注意裡面的登場人物,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喔!

許容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020100907328746341368.jpg  

許多人也許都還對喬治克魯尼在上一部<型男飛行日記>,飾演因擔任長期遣散員,而看透了太多從高處摔下的人們,因此早已麻木而自以為保持著:及時行樂的態度,和不願與人坦承的處事觀的男主角印象深刻吧!喬治克魯尼將那個遊戲人間的遣散員詮釋的完美無暇,讓人不由得嚮往又感嘆那種人生.而在新片<完美狙擊>中,由<控制>導演和<28天毀滅倒數>編劇打造的這部動作片,我發現到這幾乎是<型男飛行日記>的翻版或是續作,裡面喬治克魯尼飾演一個意興闌珊的狙擊手,和<型男飛行日記>裡的男主角一樣,同樣都是個內心孤獨在社會遊走的空殼,無意識在等待人生改變的那一天.

聽到片名<完美狙擊>,又會讓人聯想到007系列或<神鬼認證>的情節又浮現腦海,然而片子可不是如你所想那般浪漫和刺激,改編自小說<蝴蝶先生>的<完美狙擊>.裡面的狙擊手沒有背負復仇或是什麼打倒大反派的使命,更沒有遭人陷害或是失去記憶的痛苦和折磨,而是比前兩者更真實和殘酷的宿命:狙擊手本身的職責. <完美狙擊>清楚說明了「一但失準,就算失敗」.如此再看過去的特務類型電影總是高潮迭起的折騰主角和反派,那可真是貽笑大方,<完美狙擊>沒有驚心動魄的槍戰,只有類似北野武風格的俐落對決,主角必須隨時提防周遭周遭人物,即便是親密的女性伴侶亦然,那生活只剩下槍枝和交易的巨大寂寞,總是不時在電影不少靜音場面後,突如其來的槍擊音效才被悄悄畫破.一切盡在不言可喻.

去除複雜的人物關係和迂迴情節, <完美狙擊>意在清楚勾勒出狙擊手生活的冰冷世界, 電影中有一幕男女依派輕鬆坐在大草地,怎麼看都是充滿情趣的野餐畫面,卻是非常不搭的在組裝槍枝,但冰冷的槍彈依舊無法掩蓋人本身握住散發的溫度,而逐漸勾起的惻隱之心,儘管<完美狙擊>一反好萊鎢老套三募,片面性的純記述手法已很滿意了,電影中神父和主角討論到歷史和宿命的耐人尋味對話,可沒有太令人深刻的地方有點可惜,否則呼應在喬治可魯尼的狙擊手「天命」,將會使這部寫實之作更具哲學的高度.

電影結局當然是意料中的不完美,但無可諱言的是真正的「任務結束」,而前面為什麼說<完美狙擊>可說是<型男飛行日記>的續篇,因為比起<型男飛行日記>到最後是更加迷惘的男主角,<完美狙擊>的主角最終反而算是得到「救贖」,從<型男飛行日記>到<完美狙擊>喬治克魯尼幾乎確立了他成功展現「孤高熟男」的魅力,不過也許是他的形象太「飄撇」,雖然看得出他<完美狙擊> 演出更加陰鬱和封閉的努力,我個人還是最滿意他在<型男飛行日記>的演出.

許容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04 Sat 2010 17:03
  • 眼淚

「哭什麼?我都幾十年沒哭了」
「你沒血沒淚嘛」


看完眼淚了,老實說,還是和預期有落差。(看電影真的不能有預期心態)


<眼淚>一開始以南哥(蔡振南,飾演老警察)對後輩示範嚴刑拷打,卻漸漸失控不能自己的激烈場面,帶出一段這個老警察(蔡振南飾演)面對過去的罪惡而自我贖罪的過程,至於是什麼罪惡,及老警察為什麼不哭的原因,電影一直留著這個梗到最後。而讓我們先從電影中,去感受南哥不斷的從試圖認真辦案,以彌補過去暴力逼案的愧疚,然而當南哥偵察吸毒自殺的案子時,原本力圖將涉嫌加害者的房思瑜繩之以法,才發現加害者同時也是「受害者」而不察,而他過去嚴懲過的那幫小混混,也趁在他被上級勒令退休下逮到機會予一報復。

南哥終究得回頭,承認那警察和黑道之間必須若即若離的曖昧關係,承認以他的身份終究無法對抗體制下的惡性循環

然而他想嗎?他一定不想的。

最後在鄭宜農瞭解真相後,一陣仇恨衝突下,像再也無法抵擋的防波堤,瞬間瓦解,於是那十幾年沒流的淚,終於流下。

那是自責,是隱忍。



更是絕望。


台灣警察和民眾及官員三者之間的生態問題,一直有著許多故事可以說,只是拍出來的真的少之又少,<眼淚>絕對有可能人性拍的更悲或拍更複雜,然而他還是簡單多了,在這個題材中,儘管仍處碰到一些社會現實面,但沒有想像中的寫實冗長,而用了很多抽象和隱諱的手法,讓觀眾自行想像,南哥的演出還是沒話講,房思瑜的對白是小敗筆。

南哥最終是害鄭宜農的父親蒙受不白之冤,是電影留給觀眾很明白的解答,不過這可不是驚悚也不是懸疑片,我相信許多觀眾絕不會單靠著這個解答,去理解南哥為什麼不哭,那或許應該是,電影一路告訴我們的...






「當你踩著自以為正義道路時,才發現你不過是一路在閃避罪惡罷了」

許容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我不知道該從哪個角度,來看<一頁台北>,也許某些方面來看,它像極了學生作品,許多轉折有點到位卻又匆匆過去 ,或許,持反對意見的你也可以把它當成隨性的,脫離固有敘事的類歐洲風格電影,又或許,他只是帶我們遊晃了臺北一圈的宣傳片,無論是音樂還是畫面,很美,如此爾爾.


我希望他是後者,畢竟我在裡面看到許多導演的獨特印記,而且是當下台灣國片導演難得一見的,電影那有點走劇情片,雖然導演終究沒玩藝術一股腦關起門自己玩下去,他還是盡量走回電影該走的路線,走觀眾想走的路線,但很明顯的 一頁台北不是艋舺,其實從角色表現的抗拒中,除了讓人看到導演在努力捕捉 讓人不禁嗅到一絲存在主義哲學味道,如男主角要找全家男子,揮了菊衣人士一拳,菊衣人士沒有憤怒,只是懊惱自己幹麻被打,從中透露出自己為何幹這行的無奈和不解,也帶出電影的精神意義─夢想.

電影中每個人都有夢,這個夢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藍圖,所以應該說,是指每個人心中都有個懸念,除了男主角想飛去法國找女友的夢外,高凌風有想找初戀的夢,菊衣人士有想大幹一票的夢,菜鳥警察有想成功解決案子的夢,電影中另一個有趣的角色張孝全,表面上追捕男主角一群人,後來竟演變成懊惱女友變心,但他仍繼續在辦案,讓這股懸念,更加明顯的蔓延,讓這齣笑鬧劇,著實暗指了每個人在人生裡,那庸庸碌碌的可悲.

回到夢想這個詞,我注意到槍這個符號在電影裡的意義,菊衣人士會驚喜看到它,菜鳥警察會希望用到它,即使目的不同,都代表這一個夢,脫離現實無聊人生的夢, 正如同男主角夢想去法國和女友相會一般,電影說明了那個平常只幫父母賣麵,閑暇去書店念法國書的他,幾個角色間沒有太誇張的衝突戲碼,淡淡到出這個,因為幾個不同的夢的交會,讓平淡的現實忽然走進了戲劇的幻境,最後也落幕在現實裡結束,有人從這過程中找到了答案(男主角),有人好像還沒(張孝全 柯與倫和全家男子), 總歸而言,大家又繼續回到生活裡,回到我們準時守候的八點檔肥皂劇,而電影的戲中戲無形間的對照諷刺,也替這部有點悶的電影作了辯護,表達他這樣拍,是有它的意義所在的,從張孝詭異的造型打扮(正常警察絕不可能這樣)同樣在對利用庸俗劇和社會對照下進行嘲諷,以及營造像是<艋舺>一般,在虛實錯間的超真實主義感. 

就我個人而言,我喜歡電影裡男主角自然的,演繹著就如同我們每天日常生活的口氣「隨便啦,不知道,嗯,沒有阿!」即便男女主角在電影的互動,總還是讓人覺得老梗,然而當一晚的折騰後,全片最讓我心裡觸動的,便是當男主角最後帶著女主角回家吃麵時,那舉動代表著其已經坦然打開心房(自己的家) ,其他當然不言而喻,不過如此相對於女主角為何向男主角示好的原因(就是看書?),就真顯牽強了.此外<一頁台北>裡大概我覺得最可惜的,還是尾聲裡男女主角互相追逐和注視的特寫,以及在書店中跳起舞的魔幻寫實收尾,這些在預告真不該提前曝光,不然應會讓人更眼睛一亮的,除此之外,我對<一頁台北>不會有太多批評. 

因為那不是不足,只是尚未出現. 



我期待這位年輕導演的新作.

許容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會看<超世紀封神榜>,沒有什麼特別原因,只是預告實在很吸引我,不過看完我不禁又懷念起魔戒系列了,整體來講,我個人是覺得<超世紀封神榜>應該還不算個大爛片,起碼該有的點還是有,只是一切還是照著好萊鎢的老規矩走,了無新意的半爽片罷了.

不論是從英雄不認為自己是英雄,到逐漸承受(山姆沃新頓的老梗演出),以及善惡的因果報應(國王和狂妄的人民同歸於盡 ,國王女兒獲救)觀念,最後的一分鐘救援(大海怪和冥神驚險被擊退),都讓人能知道電影會怎麼走下去,我想大家最失望的,還是預告中的特效和戰爭場面,或是宙斯和冥神的對決張力,跟實際的預期有所落差吧!以戰爭場面來說,<超世紀封神榜>僅只有小組戰而非規模戰(這是我開始懷念魔戒的主因),壯觀程度的不足,大大削弱了史詩神話片的該有的氣勢 (畢竟數大便是美阿),但角色間的塑造的個人形象實在空白,才是更糟糕的,有不知為何而戰的感覺(更加強了男主角如此執著的可笑),除了在攻打蛇妖女的橋段,還略能看出人定勝天的略讓人振奮的感覺外,其他如女主角的突兀(也是電影對其身份刻畫不清所致),也讓他和男主角的互動顯得跳TONE(兩人模擬打蛇妖的戲一點都不會讓人感到有什麼浪漫感)..

至於宙斯和冥神,兩者象徵者二元對立的重要指標,選角方面和營造的氛圍上都還OK,但也僅在一開始有突顯出不安的氣勢,當宙斯石像倒塌,人類被報復攻擊,冥神衝入皇宮撒野,宙斯下令冥神放手去攻擊後,之後電影走向就都丟給了山姆曼新頓,而不在費心於原來該有正邪對決原因的鋪陳,讓原來寓意頗深的史詩神話,感覺只像小孩子玩的冒險故事,而最後落入歹戲拖棚的窘境..

其實我細想了一回<超世紀封神榜>的重要大意,理面說明了西洋神話裡的宙斯諸神,是倚靠著人類的愛和尊敬,才能存在的價值,而冥神等地獄的厲鬼,也同樣是倚靠人類的恐懼而存在,如果電影能針對這個,而對人性的描繪在詳加些也許會更好,以魔戒來說,他就把各種族爭奪魔戒的貪婪和欲望充分描繪,可以說明爽片也不是空有場面和動畫,電影的主旨明確, 讓觀眾真的認可,才能如實進入那個魔幻世界吧 ..

在電影的尾聲,宙斯對山姆沃新噸說了很有意思的一段話,他說冥神只是等待機會,人類的恐懼再增加,他就會再復活,一直以來都這樣,還會繼續,可惜了電影把宙斯的形象搞的模糊不清,讓人感覺他如果既然明知這個道理,卻又放任冥王破壞人間,讓人覺得哭笑不得,已經三度演出救世主(前面有<毀滅終結者3>和< 阿凡達> )的山姆沃辛噸,這回電影草率的鋪陳,更是讓人無法為感受他硬要執著當個人類的信念,讓超世紀封神榜感覺越到後面,越像個後現代反神話的反諷片,尤其宙斯對山姆說「畢敬你是個神,所以不會讓你孤單 」然後就像變魔術般的把女主角丟回去给他當獎勵,那一剎那,我看見山姆的笑容,我直覺就覺得那是個跳脫戲外的「真笑」,如果這算穿幫,那<超世紀封神榜>恐怕就是以惡搞片氛圍收尾了吧!

許容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久沒看戰爭片了。


原以為<危機倒數>不過是個典型戰爭片,殘酷、 反戰、 場面這些關鍵決對少不了,<危機倒數>總體而言仍然有著這些元素,卻混雜、 顛覆了其他類型片,也告訴我們類型戰爭片不見得需要盛大場面,精準的手持運鏡和不停出現的微觀特寫,也能讓我們血脈噴張到最後一刻。


電影中一開始重要角色間的主要敘事,主角間從不和到同甘共苦到和解,感覺上仍不脫好萊鎢的公式進行,然而越到後半段才讓人發現,導演開始企圖翻轉既有類型的思維,當William James憤恨企圖靠一己之力抓出炸彈客時,我們以為好萊鎢的英雄主義又要上演時,最後他卻撲了個空,回營時還慘遭同袍當成可疑人士,到後來William James還差點讓Owen喪命,而被Owen離開時對他破口大罵,導演一方面藉此這種提出生命意義的大哉問,一方面也藉著扭轉類型來打破「英雄神話」。隨著電影尾聲William James回到家的無助和落寞,呼應了他不是個「英雄」,是個凡人。

作為好萊鎢在東方社會的戰爭題材,儘管<危機倒數>仍脫離不了西方主義的些許偏見,但可以看見片中許多的當地人,導演都安排他們用眼神凝視的畫面,這些眼神也許帶著困惑,也許帶著心機,也許帶著恐懼,不是以往許多類型是給予他們動作的反應的,表示導演希望將他們的發言權,交給觀眾們自由心證,而不多加贅述的中立姿態,電影中追求賞金的獵人和冷血的美軍長官,僅幾個畫面,也精準捕捉了人性黑暗面,而除了場面調度的精彩,<危機倒數>亦寫實呈現了戰地弟兄的姿態,從主角們狙擊對方時 刻意將時間拉長(一直打不中),然後兩次對方被擊倒的特寫鏡頭,才代表確定完成任務,William James從決定直接引爆被製成人肉炸彈的小男孩,到最後自行取出保留全屍的決定,說是上演戰爭中的「送行者」也不為過,展現戰爭片少見的柔性情懷。

唯一美中不足的,大概是電影中的主角三人的對白,仍有些鬼打牆,及片末William James老婆態度的模糊,而未能讓人更加強印象,除了一場William James和Sanborn扭打時的戲,些許流露出三人的對戰場恐懼差異的潛意識和種族歧視問題,不過電影整體,對於片中最有趣的角色William James人格繪製還是瑕不掩瑜,同時他的演出也是<危機倒數>的主旨所在,從片頭一開始的一段「戰爭會讓人上癮」的文字,會讓人聯想William James應該是個嗜血份子,可直到最後我們才發現他重視團隊,熱愛沙場但不嗜血(和美軍軍官和獵人成為對比),最後一段尤其令人動容,當William James出任務前得知小男孩並非同一人之後,還是義無反顧的盡全力援救被當成人肉炸彈的老人,從此我們可以知道William James每天挑戰的,不僅僅是沙場上的隨時會出現的危機,還必須在敵友難測的良心下徘迴,再回頭想想「拆炸彈」這個辭彙,不正是引申著「止戰」的意義嗎?

William James最後仍繼續前往戰場,至於他那視為珍貴的東西 ,究竟是拆借炸彈的過程,還是因而能挽救那些,就像片中小孩子在天空中放著風箏,那樣輕盈而贏弱的生命,就留給讓觀眾自己體會了。

許容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源自社會真案例,狀似紀錄片感覺的<不能沒有你>,觀賞中卻沒有想像中如坐針氈,因為電影已經把一個真實案例,放大和昇華成一個社會病態的荒繆劇,對低層社會的細膩描繪,和簡單的敘事脈絡(父親沒登記女兒戶口被迫分離),一幕幕場景彷彿常在你我生活中浮現,徹底勾起人們的同理心和反省。

<不>全片採取黑白畫面,除了美學上帶給人的視覺上的改觀外,也會給人想起年代上的錯覺(過去的貧苦年代),加上片中大量對於社會邊緣族群的刻畫,黑白畫面加深了<不>所以希望表達的氛圍。

但若僅有如此,<不>僅能說是一部好的「紀實影片」,之所以能作為一部「好電影」,是它一方面既能保有控訴的力道,
比如抨擊媒體的嗜血已經帶給人們彼此的疏離,記者可以先從路線不同,到最後只為了收視而虛寒問暖,社會機關(包含警察)已經被制度和作業二詞所麻痺,而完全喪失其本來該有的功能本質,另一方面<不>也懂得適時拿捏影片的重心,不忘卻電影中這對父女之所以不能失去對方的原因,他們的演出突顯電影最大的意義是,或許是這對父女之間沒有教育(或著可以說是世俗)上的洗禮(父親小學畢業 女兒七歲都未入學),其彼此依賴的程度甚致已有點超越倫理,然而對照社會的冷漠和疏離(更加證實了這點),顯示出人性原本最純真和質樸的一面。


電影中我最喜歡的片段是,當父親帶著女兒遭到一路官員們的「踢皮球」後,在旅途當中父女自在悠遊的光景(偷摘水果 躲進教室..),此時放入輕鬆悅耳的口哨插曲,像是在表達父女此時的欣喜,然而承接上面所說的,其實是白忙一場的他們,那音樂又變成了一種諷刺,在觀眾的眼裡 馬上又轉換成了重重的同情,對電影的節奏來說 也暫時幫沉重的劇情帶來一絲舒緩空間。

<不能沒有你>到片尾比較可惜的,還是對父女最後的分離處理的有點草率 ,讓人不敢苟同父女最後再度相會的原因(社會局和司法顢憨到這種地步?),不管如何<不>的電影成就,是對於過去我們習以為常的新聞事件,挖掘了它們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轉化成購成電影的元素,這些元素沒有掩飾 也沒有誇張,當大家不斷討論台灣電影未來該如何走,如何開拓市場? 如何更商業化時?<不>的示範提醒了我們些什麼,在我們快要遺忘掉時。

許容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