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什麼?我都幾十年沒哭了」
「你沒血沒淚嘛」
看完眼淚了,老實說,還是和預期有落差。(看電影真的不能有預期心態)
<眼淚>一開始以南哥(蔡振南,飾演老警察)對後輩示範嚴刑拷打,卻漸漸失控不能自己的激烈場面,帶出一段這個老警察(蔡振南飾演)面對過去的罪惡而自我贖罪的過程,至於是什麼罪惡,及老警察為什麼不哭的原因,電影一直留著這個梗到最後。而讓我們先從電影中,去感受南哥不斷的從試圖認真辦案,以彌補過去暴力逼案的愧疚,然而當南哥偵察吸毒自殺的案子時,原本力圖將涉嫌加害者的房思瑜繩之以法,才發現加害者同時也是「受害者」而不察,而他過去嚴懲過的那幫小混混,也趁在他被上級勒令退休下逮到機會予一報復。
南哥終究得回頭,承認那警察和黑道之間必須若即若離的曖昧關係,承認以他的身份終究無法對抗體制下的惡性循環
然而他想嗎?他一定不想的。
最後在鄭宜農瞭解真相後,一陣仇恨衝突下,像再也無法抵擋的防波堤,瞬間瓦解,於是那十幾年沒流的淚,終於流下。
那是自責,是隱忍。
更是絕望。
台灣警察和民眾及官員三者之間的生態問題,一直有著許多故事可以說,只是拍出來的真的少之又少,<眼淚>絕對有可能人性拍的更悲或拍更複雜,然而他還是簡單多了,在這個題材中,儘管仍處碰到一些社會現實面,但沒有想像中的寫實冗長,而用了很多抽象和隱諱的手法,讓觀眾自行想像,南哥的演出還是沒話講,房思瑜的對白是小敗筆。
南哥最終是害鄭宜農的父親蒙受不白之冤,是電影留給觀眾很明白的解答,不過這可不是驚悚也不是懸疑片,我相信許多觀眾絕不會單靠著這個解答,去理解南哥為什麼不哭,那或許應該是,電影一路告訴我們的...
「當你踩著自以為正義道路時,才發現你不過是一路在閃避罪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