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容華

第一部以資深導演王童的<謝神>,有著過去台灣電影人物間質樸的情感,後段搭入了近來3D電影的熱潮,這段用懷舊拼貼現代的趣味,小人物的幽默進程,也彷彿就像是台灣電影史的一個小縮影,整體仍依歸著台灣人那"敬神"的樂天本質,緊接著下一部吳念真導演的<有家小店叫永久>便也是如此,描繪出當全球化的企業入侵寶島,看似什麼東西都能賣,什麼東西都能被取代,卻永遠會少了一樣東西,於是最後小店鋪又開張了,在鄉下的寧靜夜色裡,就像是一間燈火通明的廟宇一般神聖.

導演魏德聖的<登場>和鄭文堂的<老人與我>,兩部都開始於第一人稱的男性口白,<登場>是<賽德克巴萊>演員林慶台赴威尼斯影展前的心聲,現實中他對上帝的自白,和對照電影裡他的角色狀態,頗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兩者又一同回歸到同屬於導演(及所有人)對台灣電影的正面祈願,至於<老人與我>捕捉人物特寫反多過主角的口吻,且斷斷續續不知談話重點為何,直到最後揭露是在還原真實事件的想像時,終能體會老人那大量的靜默片刻,<登場>主角的光輝和<老人與我>的渺小,變成了一種兩極化的人物切面.

沈可尚導演的<到站停車>,鏡頭先是一輛公車裡的枝微末節,在一個突發事件後打破平靜,當眾人還驚魂未定,比想像還大的傷害才正要到來,王小棣導演的<釋放>及陳玉勳導演的<海馬洗頭>,則都是一種悲喜劇展現的黑色幽默,這幾個故事的共通點,在於不輕易顯示底牌為何,且善於包裝將暴露嚴肅的痛楚,最後張艾嘉導演的<諸神的黃昏>,影片聲音是一位牧師念著寫給年輕死刑犯的信,配合著不少照片靜態的作為故事的輔助,像是為前面幾則指涉新聞事件的傷痕,做了個溫婉的療癒收尾.


隨著前面幾則片段,逐漸把視角帶入較嚴肅的社會層面看,到了導演朱延平的<無國籍公民>和張作驥的<1949穿過黑暗的火花>,更回顧了過往台灣的歷史軌跡,<無國籍公民>像是導演舊作<異域>的續曲,企圖為緬甸遺族的不平待遇發聲,<1949穿過黑暗的火花>除了寫實的戰爭慘烈,也有著充分拆除敵我的悲憫之情,但兩部片畢竟格局遠大,礙於片長最終還是發揮有限.陳國富導演<初登場>和侯季然導演的<小夜曲>則是各用了不同的手法,對曾紅極一時歌星的歌頌,前者營造從未指名道姓,最後讓觀眾自行察覺歌手是誰的驚喜,後者則表達了歌手儘管年華老去,動人的歌聲卻永遠聽不見時空的物換星移.

鄭有傑導演的<潛規則>以一群年輕人"拍電影"這回事,用新世代的語彙和態度,逗趣的反應時下的國家認同問題,和下部何蔚廷導演的<100>,遠景拍攝百歲人瑞的日復一日生活,看著他上山下山周圍的一草一木,好像就算"民國"到了一百年了,也毫無變化可言,兩者的迴異形成了有趣對比.戴立忍導演的<鑰匙>和鍾孟宏導演的<回音>,也都從都市裡描繪了人們冷漠和疏離的一面,只是前者是透過大樓住戶的來來往往,每天密集接觸,卻永遠有著寂寞不為人道的憂傷或心事,後者則是以校園問題的霸凌事件聯想,最後演變成更巨大的相同報復,直追如麥克漢內克<大快人心>的筆觸,以人與人之間無法真正溝通,提出究竟社會暴力的沉淪,是誰之過的質問.

之後數個導演的作品,都像有著最近作品的風格延伸,<冏男孩>導演楊雅喆的<唱歌男孩> 再度營造出一個那些孩子能企圖做自己,逃脫和抗拒高壓的體制的無邪天堂,<第三十六個故事>蕭雅全導演的<有一好沒二好>這回把場景從咖啡廳轉移到內衣店,依舊是都會新女性主義的自主蔓延,導演陳駿霖的<256巷14號5樓之一>比起<一頁台北>粗粒子的畫質,試圖以更家庭式的貼近台北的日常性,藉由搬家的手忙腳亂,往下一看,仍不比外面市容來的混亂,讓這對新婚夫妻似乎重燃信心,不過請來張孝全和張韶涵等明星主演,無形中卻削弱了這種氛圍,有點可惜.

侯孝賢導演的<黃金之弦>,作為全片的壓軸,老婦人對年輕女子說著前人存黃金的可貴和作用為何,以及說著過去這些東西的便宜,如今卻變得貴重,當黑白彩色,新舊記憶都交集在同一件物品上,故事一切的內涵已遠超過表面意義,凝聚成一個貫徹始終的"價值"隱喻,來作為台灣電影史里程碑的<10+10>,一個平淡也再清晰不過的完美句點.

 

 

photo_da5f539978aa236c3459664482804e62.JPG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許容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