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ilm_20110705151414.jpg      

在「綠巨能:21世紀新能源單元」裡,三部影片<風中之島><能源大無限><吹動席德蘭的風>,都一致指向關於「節能減碳」這件事,這些影片可貴之處,在於不刻意喊口號和或撻伐,而是剖析和反省不同環境下人們的態度和處理的方式,從中讓我們了解原來行使「節能減碳」這條道路上,其實並非想像中那樣單純而美好。

<風中之島>描述某兩座美國離島為解決高電費的問題,決定當地建設風力發電自給自足,影片穿插了一些風力發電的好處,包括節省電費外,還能儲備多餘的電力,然而麻煩卻還在後頭,就是風扇轉動的噪音問題,我最印象深刻的是,當地居民不斷開會找尋解決之道,其正式且嚴肅的看待這件事情的態度,那種早已建立好的「公民意識」默契,讓我想起同樣在柯金源導演的<退潮>呈現的,政府為國光石化是否建造的議題,草率舉辦的公投的混亂狀況,形成一種兩極化的對照。

緊接著的<能源大無限>則似乎是把能源問題再度擴延,影片教科書式的除了提及前面的風力發電外,還包括潮汐、太陽能、電動車、農地大樓等,勾勒出人們用盡各種可能實現節能的展望,影片訪問了大量的小孩或素人表達看法 和提供的自身經驗,去說明關於節能這件事,只有大家都願意一個個去做,這件事才有可能真正付之實行。

而在<能源大無限>的大聲疾呼後,<吹動席德蘭的風>卻又震撼性的揭露一個諷刺性的事實,影片中發展風力發電的席德蘭島,看似又是節能減炭的好範例,事實上卻是能源公司工具,計畫建造大量的風車販賣電力,此舉反而成為破壞的當地生態的可能,更諷刺的是在另一座島上,卻反而無法得到這些電力,當風力不足的狀況下,只能半風力半燃料發電,在人的利益貪慾下,再生能源的美意反而成為幫兇,<能源大無限>無疑像給了前面兩部影片一個反詰的重拳。

無論是哪部影片,從<風中之島>裡抗議噪音的居民,<能源大無限>對節能無動於衷的人們,<吹動席德蘭的風>讓再生能源的意義本末倒置的政商,種種都似乎在告訴我,也許到頭來重要的不再僅是節能這件事,而是人們如何放下私利,為生活周遭著想,找出真正癥結的地方,最後還是會落在我們「人」的身上。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許容華 的頭像
    許容華

    主唱的電影世界

    許容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